如何亲手毁掉孩子的同理心?
❤️❤️❤️
相比于安全感等热门话题,同理心似乎谈论得较少。在正文开始之前,先来听一首歌——
再来看一个研究,为了调查使用暴力行为的人有什么特点,研究人员对监狱犯人的同理心水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犯人的同理心普遍比普通人低。
当犯人们观看他人表现出负面情绪的视频时,同理反应下降。因不能很好的理解他人的情绪反应,而加大了对他人施以暴力的几率[1]。
也就是说,较低的同理心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其中最严重的,也是整个社会都不愿意看到的,便是使用攻击和暴力等犯罪行为。
那么,还有哪些因素会造成较低的同理心?以及如何帮助孩子发展出更高的同理心呢?
今天我们来具体聊聊与此有关的话题。
1
什么是同理心?
什么是同理心呢?同理心通常分为2种:情感同理心和认知同理心[2]。
情感同理心代表对他人情绪状态的感知和理解,即“我感受你的感受”,比如听歌时流泪,看到别人哭泣自己也难过,看电影被感动等等。
认知同理心代表从认知层面理解他人,能准确想象他人经历的能力,即“我理解你的感受”,比如看到灾区人民的遭遇,会想要捐款捐物帮助他们;看到有人骑车摔倒了,会想上前扶一把;又或者是遇到迷路的孩子,会帮忙打电话,寻求警察的帮助[2]。
👆电影《海蒂与爷爷》中的小海蒂,
能理解别人并能想象他人所处的艰难处境。
也就是说,情感同理心让我们感受到别人相似的情绪,而认知同理心让我们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理解他人的遭遇。认知同理心是一种比情感同理心更复杂的能力,因此发育也更晚[2]。
情感同理心,可以说是人类幼崽一出生便拥有的能力。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情绪传染”,即在出生18到72小时后,人类幼崽就会对其他婴儿的哭声,产生焦虑的反应,比如会焦躁不安,会哭泣。
认知同理心,由于需要更多的认知过程,幼儿需要到一定的年纪才会开始发展。发展出认知同理心的孩子,不仅能从情绪上感知到别人的不快乐,也开始慢慢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理解别人为什么会不开心[2]。
除此之外,同理心对其他能力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来自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分校的Nicole McDonald 博士为我们总结出了几个主要影响[2]。
1、内化规则
做错事情时表现出更多内疚感,对他人的焦虑表现出更多同理心的儿童更容易遵守规则。同理心和内疚感共同影响了儿童学习对错和内化规则的能力。
2、亲社会行为和利他行为
同理心是亲社会行为和利他行为的一个重要预测因素,当看到其他人哭泣,孩子们会上前给予安抚,或是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分享出去,希望别人可以再次开心起来,这些都是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安抚其他哭泣的小朋友是一种亲社会行为|Photo by Yang Miao, Unsplash
3、社会竞争力
高同理心的孩子更容易与人合作,表现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并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
4、人际关系
高同理心的孩子,由于更能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在遇到冲突和问题时,他们可能会更有技巧地去解决问题,考虑他人的感受,从而更容易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
影响同理心发展的因素
影响同理心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和其他能力一样,同理心是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的产物。其中,个体因素一般指基因、神经发展、人格特征,环境因素指教养方式、家长与孩子的关系等等。
由于受自身因素的影响,有些孩子的同理心可能天生就比较低,那么这些所谓的“恶魔宝宝“,还能往好的方向发展吗?
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Jay Belsky 回答了这一问题。Belsky教授提出了一个假说叫“差别易感性模型”。这一假说认为,对于天生比较难养育的“恶魔宝宝”来说,不良的教养环境会使他们的发展更糟糕,但如果他们生活在高质量的养育环境下,会发展得比那些“天使宝宝”还要好。
就是说,天生同理心较低的孩子并不是“无药可救”,在温暖和积极的高质量养育环境下,同样可以成长为高同理心的孩子。反之,天生同理心低 + 低质量的养育环境的双重不利因素,会让这些孩子的发展比其他孩子落后更多[3]。
3
高同理心就是爱分享吗?
前面讲到,同理心会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同理心高的孩子会表现出越多的亲社会行为,比如分享玩具。但不爱分享,就是同理心不高吗?
研究人员与来自北京的74名2到4岁的幼儿做了一个游戏,分别拿出三种不同的玩具:贴纸、玩具西瓜和可以做成项链小珠子让幼儿玩耍,然后分3次询问幼儿的意见。
第一次研究人员只会对玩具进行评论“这些玩具好棒啊”,第二次会表达出想要的意思“我喜欢这些玩具,可我没有,我也想玩儿”,第三次则会直接提出要求“可以给我一些玩儿吗?”
👆分享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Photo by Sophie Elvis, Unsplash
结果发现,分享行为存在年龄差异,越大的幼儿越容易分享,4岁的幼儿不用给太多的提示便会分享玩具。33%的4岁幼儿在实验人员第一次评论珠子后便会开始分享,而2到3岁幼儿,只有4%-8%会这样做。
除了发现年龄差异,研究也发现,总体来说,2-4岁的幼儿是偏“自私的”,即使他们会分享,也只会分享一小部分或少于一半的玩具给其他人[4]。
而且,分享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这种能力在6岁左右发生质的飞跃。这是因为分享行为与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和理解他人经历的能力有关,这种理解他人的能力越强,同理心水平越高,也会出现更多的分享行为[5]。
与此同时,年龄更大的儿童会在分享时区分朋友和陌生人,5岁及5岁以上的儿童会更多地会分享给自己的朋友,而不是陌生人[6]。
也就是说,分享行为不仅仅与同理心的高低有关,还与儿童的年龄有关。幼儿不愿意分享,可能并不是因为同理心低,而是因为对他人的理解这一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他们更多是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
👆童书也可以帮助儿童练习如何理解他人
4
毁掉同理心的“杀手锏”
同理心的发展是受先天和后天因素共同影响的,先天因素比较难以改变,那么后天的养育环境,会对同理心有哪些影响呢?
我思索再三后,我决定整理一份毁掉同理心的“杀手锏”。相比于如何做,哪些行为最好不要做,对家长来讲,实操性更强。
1、消极教育
消极教养是指缺乏与孩子互动的教养方式。国内多个高校联合对448名6-18个月农村婴儿的早期发展做了研究。结果发现,这些婴儿的照料者大多采用的是消极教养,即较少与孩子互动,比如给孩子讲故事、唱歌以及和孩子一起玩耍。
在参与调查的孩子中,近一半的孩子出现了认知发育迟缓,40%出现了语言发育迟缓,而35%有社会情绪发育迟缓。
而照料者只要能参与其中一项与孩子的互动活动,孩子的认知、语言和社会情绪水平便会高于其他的孩子[7]。
2、拒绝行为
我们需要给孩子制定规则,也需要在适当地时候说“不”,但如果是用不恰当的方式拒绝孩子,可能会对同理心及其他能力的发展有所影响。
在7-11岁中国儿童自我报告中发现,父母的拒绝行为,如“批评我却不告诉我原因”、“当着别人的面批评我非常懒和没用”、“用让我觉得耻辱的方式对待我”、“因为一个小过错而严重体罚我”等等,对儿童同理心的发展起消极作用,孩子的亲社会行为也因此受到影响[8]。
3、“坏”榜样
父母对他人表现得漠不关心,不理会他人的情绪表达,孩子可能在无意中就会模仿这些行为。具有较低认知同理心的父母,会对孩子在这方面鼓励较少,这些孩子的社会竞争力,也因此受到影响[9]。
👆photo by @davidstraight
4、强迫行为
“你是哥哥/姐姐,所以你要把你的东西给弟弟/妹妹吃”,这是我们家长爱说的话,有时甚至会强迫他们这么做。
前面我们也提到,幼儿的分享行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的,2-4岁的幼儿是自私和护着自己的东西的。年幼的孩子不愿意分享,并不代表没有同理心,而是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的同理心还没有发育成熟,还不能完全理解分享的含义。如果强迫他们分享,往往会适得其反。
5、与父母和同伴的不良关系
与父母和同伴关系的质量对儿童同理心水平的高低有预测作用,与父母和同伴关系不太好的儿童,同理心水平也更低[10]。
最后,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好好爱自己,也好好爱别人。
今日话题
#你还注意到有哪些会“毁掉”孩子同理心的行为?在留言区聊聊吧~
[1] Winter, K., Spengler, S., Bermpohl, F., Singer, T., & Kanske, P. (2017). Social cognition in aggressive offenders: Impaired empathy, but intact theory of mind. Scientific Reports, 7(1), 1–11.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17-00745-0
[2] Mcdonald, N. M. (2014). The Development of Empathy: How , When , and Why Daniel S . Messinger University of Miami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5665 Ponce de Leon Dr . November.
[3] MA, Y., ZHOU, Q., & XING, S. (2015). Family Rearing Environment and Children’s Development: The Differential Susceptibility Hypothesis.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3(11), 1931. https://doi.org/10.3724/sp.j.1042.2015.01931
[4] Wu, Z., & Su, Y. (2014). How do preschoolers’ sharing behaviors relate to their theory of mind understand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20(1), 73–86. https://doi.org/10.1016/j.jecp.2013.11.007
[5] Imuta, K., Henry, J. D., Slaughter, V., Selcuk, B., & Ruffman, T. (2016). Theory of mind and prosocial behavior in childhood: A meta-analytic review.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52(8), 1192–1205. https://doi.org/10.1037/dev0000140
[6] Yu, J., Zhu, L., & Leslie, A. M. (2016). Children’s Sharing Behavior in Mini-Dictator Games: The Role of In-Group Favoritism and Theory of Mind. Child Development, 87(6), 1747–1757. https://doi.org/10.1111/cdev.12635
[7] Luo, R., Jia, F., Yue, A., Zhang, L., Lyu, Q., Shi, Y., Yang, M., Medina, A., Kotb, S., & Rozelle, S. (2019). Passive parenting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189(10), 1709–1723.
[8] Guo, Q., & Feng, L. (2017).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perceived parenting styles, empathy, and altruistic choices in economic games: A study of Chinese children.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8(OCT), 1–11.
[9] Yi, H., & Petr, M. (2021). The Effect of Gender Differences and Cognitive Empathy on the Encouragement of Social Competence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Evidence from Chinese Parents. 3(1), 1–9.
[10] Boele, S., Van der Graaff, J., de Wied, M., Van der Valk, I. E., Crocetti, E., & Branje, S. (2019). Linking Parent–Child and Peer Relationship Quality to Empathy in Adolescence: A Multilevel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48(6), 1033–1055. https://doi.org/10.1007/s10964-019-00993-5
[11] Farrant, B. M., Devine, T. A. J., Maybery, M. T., & Fletcher, J. (2012). Empathy, Perspective Taking and Prosocial Behaviour: The Importance of Parenting Practices. Infant and Child Development, 21(2), 175–188. https://doi.org/10.1002/icd.740